抖音上面很多的博主都对陈尘的这个动作有很大的解读,最主流的分析就是,陈总这么做就是要告诉一些人,一些车企,这车我罩的,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毕竟这台车放在这个价格区间里,动了很多车企的蛋糕,特别是那些合资车企,这个区间的车就合资卖的多。
雷俊这一拳下去,也正对他们的软肋。
他们没有纯电平台!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已经有人惊呼起来,“雷总,8万台了!”
“8万台了!”
“还在涨,心愿单现在已经超过20万!”
这一波流量,带来的订单猛增,短短二十分钟总订单就超过8万台。
“雷总,看这个趋势的话,咱们完了。”
“这下真的完了。”
“完了?!”雷俊听着常成和李万强的话,一头雾水。
这特么销量猛增,你们告诉我完了?
而李万强则是一脸苦笑的看着雷俊,“雷总,别忘了咱们的工厂产能只有15万台的设计产能,实际产量还要打个折,现在的数据就奔着10万订单去。”
“咱们也要步陈总的后尘,估计也会欠一屁股车。”
只顾着想其他的,听李万强说完雷俊才猛然惊醒,卧槽!
红星的产能是30万,自家的是15万。
现在都7月份了,哪怕工厂满负荷两班三班倒的生产,到年底也不足以生产出8万台车了啊。
可现在的订单就超过8万,还没有停止的趋势。
“陈尘是帝都欠车王,我是欠车老二?”
说到这里,雷俊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当时建工厂的时候,陈尘说的是建设一座和红星一样的,年产能30万台,雷俊自己觉得稍微有点多,没敢同意,他心中的理想产能是在20万台。
在内部会议以及和投资人投资机构沟通的时候,别说30万台了,雷俊自降产能的20万台都没通过。
这些人一个个都对大米汽车不怎么看好,投资那么大的工厂完全就是浪费。
竟然只同意建设10万产能的,还是雷俊自己据理力争,力排众议才搞了一座15万台的。
现在来看,别说15万台了,20万台的年产能都少!
要知道你这边生产交付着,那边可还是有新增订单的。
看看红星就知道了,一开始是欠了20万台的车,现在交付一年多,整整交付了超35万台,现在还欠20万。
这交了等于白交。
想想那个群情激愤,消费者大骂自己手机耍猴,车也耍猴的样子,雷俊就不寒而栗。
“马上立刻,召开电话会议!”
“这帮王八蛋,劳资现在有陈尘的钱,也不缺钱,看劳资以后还鸟不鸟他们!”
雷俊现在真的是上火,建设一座工厂少说也要大半年的时间,哪怕现在就开始建,想产出也要等到明年去了。
而且自家这个价格区间,是竞争很激烈的,特别是合资车企的燃油车。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陈尘给自己的承诺就是让自己第二个首发星神电池,现在自己发完了,他们估计要立刻对其他厂商展开供应。
不然建的那么多工厂干啥?
要是建成总产能都比宁德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