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茵堂是瑞士收藏家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和艾斯肯纳奇的协助下,历经50余年而成就。
它主要以收藏华国御制瓷器闻名,藏品据说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华国瓷器收藏。
这么说大家印象可能不会太深,那就举几个例子好了。
首先,艾斯肯纳奇,他经手的华国古代艺术品多达5000余件,但让他被华国人熟知则源于2005年。
这家伙就是那个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炒到2。3亿软妹币天价的家伙!
可以说华国瓷器价格飞涨就源于他。
这人既然参与了玫茵堂的组建和运营,那么玫茵堂的手段也就可想而知。
2011年苏富比洪空秋拍推出了玫茵堂珍藏专场。
其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被称为苏富比在近四十年里推出的最好的梅瓶之一。
还有一件同时期的"青花云龙纹扁壶",当世已知仅有6件,有史以来只有两三次上拍纪录。
2012年苏富比春拍玫茵堂专场。
一件“明宣德青花暗花海水游龙图高足盌”以最高价1。13亿港币成交。
同时出现的“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也很罕见,是过去20年间第一次出现在市面上……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仇国仕是这样评价玫茵堂的。
他认为玫茵堂珍藏的价值,不在于其是否刷新华国瓷器拍卖纪录,而是能对近年来涌入艺术品市场的新买家起到样板作用,可以让他们从来自欧洲的"老收藏"中,体验什么是顶级的中国瓷器珍藏。
听听这话,如果忽略仇国仕就是参与组建玫茵堂的知名古董商仇炎之的儿子,连陈非都差点信了他的邪!
陈非之所以这么了解玫茵堂,是因为他搜罗那些瓷器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走这条路。
但仔细考虑之后,他还是放弃了。
因为在资源方面,根本就没办法和人家比啊!
这个资源指的并不是货源。
虽然玫茵堂号称仅仅只是称得上珍品的收藏就有2000多件,但陈非相信,只要给他时间,别说是2000件了,再翻个倍他也能弄到。
双方的差距主要是在渠道和宣传上。
首先,他不可能把东西拿到洪空去拍卖。
因为那样依然会有一部分被老外拍走,虽然回头他们还是会拿出来赚华国人的钱,但那跟他回流文物的初衷相悖。
其次,玫茵堂和苏富比进行了深度合作,操作力度自然非同一般。
他当然也可以学着这么干,但国内却很难诞生那种实力的拍卖商。
而且他要是跟他们那样去炒作价格,估计会被人骂惨。
国内的这部分只是补充,他还是老老实实想办法去挣老外的钱好了。
“你确定这是玫茵堂的瓷器?”
“确定,这件瓷器的来历很清楚,流传有序,所以价格方面……”
看到女孩三句不离价格,陈非忍不住笑了。
“我相信东西没问题,只是价格嘛……30万欧元,能不能卖?”
女孩也笑了,“先生请跟我来,我让老板过来和你谈。”
陈非点点头,他记得之前玫茵堂好像也曾拍出过一件类似的大碗,当时的成交价是450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