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用错了方法,没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反而采用了“厚往薄来”的错误策略,导致产生了巨大的亏空,最终不得不停止行动,封存海图,也导致有明一代,整个航海业非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出现了巨大的退步。
而此时,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航海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华夏一下就被甩在了后边。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大臣刘大夏害怕君主再产生类似念头,从而焚烧《郑和海图》这种事情。
事实上,刘大夏焚毁《郑和海图》一事,《明史》等正史里没有记载,最早的说法来自明代学者顾起元所写的《客座赘语》。
这是一部史料笔记,成书于1617年,距刘大夏生活的年代已经有100多年。
顾起元说刘大夏焚图的事,援引的是明朝地理书籍《殊域周咨录》里的记载。
又有人说《殊域周咨录》中记载的是,海图被当时任车驾司郎中的刘大夏藏起来了,所以顾起元说的并不准确。
藏起来和焚烧是有本质区别的,藏起来就说明有可能还在,只是找不到,焚烧可就是彻底没有了!
但无论哪种说法,争论清楚了,也无非就是最后把帽子扣谁头上的问题。
因为《郑和海图》不见了,这是事实!
可是现在,这个事实被一条拍品信息打破了,《郑和海图》竟然出现在了苏富比的拍卖会上!
拍卖会上可能出现赝品这很正常,甚至有很多就是拍卖行自己捣的鬼。
但这种事情多数只会发生在一些没什么名气,或者本身就不很正规的拍卖会上。
像苏富比这样的公司,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一点点利益而故意去损毁公司公信力的。
因此凡是遇到不能确定的情况,都是会特别注明的。
而现在,这个海图却没有特别注明。
这说明起码苏富比这边的专家团队认为这幅海图是真的!
苏富比专家团队的实力陈非还是很相信的,他们可跟某些鉴宝节目里的专家不一样。
“这个海图有问题吗?”
泰勒却不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在他看来,一幅几百年前的海图,也不过就是一份有点价值的史料罢了。
陈非也懒得跟他解释,只是暗暗存了个心眼。
可惜预展的时候没去现场,不知道待会儿拍卖展示的时候能不能凑近点去观察一下。
如果真是真的,倒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好东西。
把这个念头放到一边,他又把剩下的拍品全都浏览了一遍,摇摇头。
虽然好东西也有一些,但就像泰勒说的那样,没有特别的爆点。
不过也说不定,那幅《郑和海图》可是个稀罕玩意。
尤其是其身上蕴藏的研究价值堪称巨大,他都产生了收藏的念头,其他人也未必不会这么认为。
至于他们那枚金币,在这二十多件拍品里边,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开始了……”
闻言陈非抬头,发现拍卖师已经上台,一边的三名专家也已经就座。
简短的一番开场白之后,第一件拍品被请了出来。
明宣德仿宋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