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樊楼的一个包间中,李阔备了一桌好酒好菜,正热情地招待着临安知府乔文远。
“来来来,知府大人,这是小樊楼的招牌菜,鲈鱼莼菜豆腐羹,尝尝。”李阔用调羹舀了几勺在乔知府的碗里。这道羹,鲈鱼肉和豆腐犹如白玉一般,莼菜又如老翡翠一样,可谓白玉共翡翠,看着“价值连城”呢!
乔知府尝了一口,嫩滑水润,入口即化,顺口赞道:“清光白影云水间,龙游碧潭莲叶生。腾空翻起梨花浪,落入汤池。妙哉,鲜哉!”
“哎呀,知府大人真是奇才呀,吃一道羹,便成一首诗。佩服,佩服。”李阔脸上堆满了笑容。
“哈哈,哪有哪有,随口打油诗而已,不足为谈,不足为谈。论才学哪有修撰你厉害呀!”
两人就这样一个假客气,一个假谦虚,相互吹捧了一阵。
李阔又是倒酒又是夹菜,不亦乐乎着。见差不多了,便拿出一个锦缎匣子来,放到乔知府眼前。
“这是何物啊?”
“知府大人,你打开看看。”
乔知府将匣子打开,见里面盛着一个汉代的双龙耳杯。看得乔文远眼睛都直了,这耳杯杯底,还刻着几个篆体小字“八公煅”。“哎呀,你是从何处得到这宝贝的呀!”
“八公”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苏非、李尚、左吴、田由、晋昌、雷被、毛被、伍被八人,据传这八人经常陪汉室淮南王刘安在寿春城北山上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北山还因此改名为“八公山”。刘安在炼丹时,一次意外发现,将石膏点人丹母液于豆浆之中,就会变成结块,“豆腐”从此问世。淮南王刘安因此还被冠以了“豆腐王”、“豆腐之父”等名号。
这“八公双龙耳杯”据说是当时在八公山上,刘安与八公畅饮时用的杯子。
“前些日子,好友来访,因他手头拮据,急需用钱,就将此物转手与我。我听说知府大人甚爱古玩金石,就拿了来,送给知府大人。”
乔知府拿在手里端详着耳杯,爱不释手。不过他也不是个傻子,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夜猫子进宅有所图啊。便问道:“李修撰是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呢?”
“哈,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对于知府大人来说,也就小事一桩而已。”
“到底所为何事呀?”
李阔斟了一杯酒,道:“唉,说来话长,家门不幸呢!昨日家中出了一起命案,凶手虽已经被当场擒获,但我依旧寝食难安啊!”
“可是那个叫苏俊生的秀才?”
乔知府虽还没有正式升堂,不过昨日发生命案的事,他已经知道了。他有些同情地看着李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