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剃头挑子一头热(1 / 2)

🎁美女直播

“婶子,那我可走了啊??”

云知海磨磨唧唧的,让王支书媳妇烦不胜烦:“赶紧走!!”

云知海仿佛得到了什么密令,小心翼翼得护着两瓶酒,往家里跑的飞快。

来到家门口时,厨房里面早就飘起了浓烈的香气。

他使劲儿咽了咽口水,生怕赶不上饭,倒腾着腿,走的飞快。

来到堂屋门口,云大队长看着他怀中的两瓶酒,喜滋滋的说道:“大海,快来坐,这就是从你王叔家里拿的酒吧,快拿过来让周知青尝一尝。”

王支书僵直着身子,几乎不敢回头,希望是自己的幻觉。

可云知海嘿嘿嘿的笑声,彻底粉碎了他的期待。

“爹,婶子特地拿了两瓶好酒,让咱们尝尝味道呢。

还说让王支书好好陪周大哥喝一杯,毕竟以后就是咱们大榆村的女婿了。”

云大队长有些讶然,没想到王支书的媳妇竟然这么大方。

看到自己家儿子眼里的狡黠之色,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合着是这个浑小子在中间捣鼓事情呢。。。。。。。。。。

不过能够看到王支书吃瘪,云大队长的心情大好。

眉开眼笑的说道:“哎呦,老王,你媳妇这大大方方的作态,可是和你如出一辙啊。。。。。。。。。”

这话几乎是把王支书架在了天上,哪怕再肉疼,也得笑着应是。

周时兰笑意盈盈的夸赞道:“王支书可是咱们大队的榜样啊!”

王支书听到周时兰的夸赞,下意识的挺直了脊背,打开酒瓶子,给在场喝酒的一人倒了满满一杯。

“害,我们毕竟夫妻大半辈子了,我的高尚品格,她还是学到一二的。。。。。。。。。”

王支书沾沾自喜的表情,落到了众人的眼里,云大队长憋着笑,奉承了两句。

夸的王支书飘飘欲然,张嘴就要喊:“两瓶够不够喝?不够喝,我再去拿两瓶!!”

终究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他把到嘴边的话,硬是咽了下去。

云大队长看了一眼周时逸,示意他给王支书敬个酒,周时逸也非常的上道,端起酒杯,继续对着王支书说道:“王支书,这头杯酒,我敬您!

不仅是您今天特地弄来了好酒,让大家乐呵。

还因为我打心眼儿敬佩您。

您对合作社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最关键的是,您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有了错误的导向,立马改正。

这一点,可是不少厂长都做不到的,至少,我在家属院那边,基本没有见过。

您是这个。。。。。。。。。。。”

周时逸朝着王支书竖了个大拇指,周时兰也在旁边轻声附和:“我也没有见过。”

王支书被夸的都快飘到了天上,红着脸,大手一挥说道:“害,这不是当干部应该做的吗?

如果一味的独断专行,谁愿意啊,你们不必特意夸奖!”

他的声音微顿,当即保证道:“我以后,肯定会好好听取大家的意见,吸取以往的教训,带领着咱们合作社,越来越好。”

看了看门口闪动的人影,云大队长的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王支书正沉浸在激情当中,猛然间听到鼓掌声,连忙回过头。

正好看到村子里面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激动的脸比他还红,手里呱呱作响。

“想不到小王有这么高的觉悟,村子里的人,以后可都要向他学习啊,尤其是你!!”

老云家的大家长,特地伸手指了指云大队长。

云大队长面对自己老太爷,根本不敢多说话,连声点头应好。

王支书看到平时鼻子都翘上天的几个老人,此时一个劲儿的称赞他。

心里涨的满满的,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又把刚才的保证说了一遍。

云大队长看他说了一遍又一遍,连忙出声制止。

“好了,咱们今天是来商讨小周知青和俺家闺女婚事的,特此请了几位大家长过来。

咱们就别说其他的了,来,老太爷,你们往这边坐。。。。。。。。。。”

几个女人被安排到了另一桌,云知乐陪着周时兰,但也不觉得无趣。

几位大家长往那里一坐,四方桌子都快占满了,云大队长对着俩儿子说道:“你们俩去那边吃,我们大人谈事情。”

云知海眼馋那一大盆肉,恨不得把肉一起端走。

看到他娘朝俩人招手,云知海才不情不愿的走了出来。

“得了啊,啥情况,你还想上桌,呐,这是特地给你们俩留的。

知道你们喜欢吃这些鸡内脏。还有鸡头也留下来了。

大海喜欢吃的鸡屁股,都在你碗里呢。”

这话正好被帮忙端饭的周时兰听了个正着,她望向云知海的眸中,都充满了异样的神色。

云知海的脸涨的通红,只恨他娘哪壶不开提哪壶!!!

云大队长媳妇但觉得无所谓,他家儿子又和小周知青不可能。

人家小周知青,漂亮的和天仙一样,除非眼瞎了,才会看向自家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云知海那点心思,无非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罢了。

所以呀,这玩意听到了又咋了?再说了,小周知青又不是多嘴的人。

云知海气的直挠头,到后面,端了一碗杂粮饭,就着鸡屁股,含泪在厨房吃的喷香。

根本没脸再去屋子里面,和妹妹他们坐一桌。

堂屋里面,一伙人吃饱喝足,老太爷拿着老黄历说道:“最近是有一个好日子,就在中秋前两天。”

云大队长有些不愿意:“那不是没几天啦?我们东西都还没收拾齐整呢,会不会太赶了。。。。。。。。。”

老太爷又翻了几页日历,眯着浑浊的老眼说道:“那下一次适合婚嫁的日子,可就是一个月以后了。到那时候,正好赶上地里第二茬收割,恐怕忙不过来啊。。。。。。。。。。”

旁边几个年纪大的老爷子都点头应道:“就是啊,你们要不要再想想?”

“那时候都忙得很,大家伙恨不得倒头就睡,就连合作社那边,都得加班加点,再往地去帮忙。”

王姓的老太爷煞有其事的点头:“我觉得中秋前后就挺好,还能趁着这个功夫热闹热闹。

到时候,把十里八村的亲戚都请过来,还能让他们看看咱们合作社,发展的到底有多好。”

谁没有显摆的心思呢?无论男女老少,从小到大,都想把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给别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