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光刻机,仅仅从设计层面很多方面就已经颠覆了以前他们的认知。
如果说从根源上比较,这甚至都可以不叫光刻机了!
而是一台崭新的机器。
除了部分的工作原理相似之外,基本都是陆羽的个人构想完成的。
“陆羽院士所提出的石墨烯真的可以做到常温超导!只要我们按照陆羽院士设计的结构!就完全没有问题!”
“这不仅仅是光刻机芯片行业,对于整个半导体都具有无比庞大的意义!”
有一位老院士无比激动的在显微镜之下观测着一个石墨烯的超导材料产品。
他就是攻克石墨烯方向的,但是这么多年来,收效甚微。
如果不是国家方面的扶持,他根本都没有机会继续研究下去。
而陆羽这一上来,就是顺带解决了。
不仅解决了,还做到了真正的恒温超导的使用!应用在了芯片的领域!
终于,在三天之后,光刻机建成了!
这调集了全国最顶尖的半导体行业技术人员,教授专家。
集中力量将这台光刻机,以最快的速度复刻了出来。
所有人站在这东西面前,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
以asml最新款的high-NA极紫外光刻机为例,重达一百五十多吨。
这不是一个限定的说法但是一般而言,就是比较庞大,而且相对比较重!
可摆在众人面前,忙活了三天造出来的东西,仅仅只有一个打印机大小。
至于重量?
也仅仅才三十公斤。
方便,小巧,甚至一个人能够带着走。
尽管他们已经在陆羽的论文里面看见了预案,也看见了生产组装的过程。
可当这台光刻机真正的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还是不敢置信。
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却蕴含着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
也是此次陆羽项目最核心技术的研发!
“试用准备!”
还是孙老作为外行人,他只知道很牛逼,不知道多牛逼,直接下令开干!
很快,所有工作人员各自激动的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老院士亲自坐镇为指挥!
随着一声令下,光刻机启动了!
大约几个呼吸之后。
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芯片,一个由石墨烯超导完成的集成电路芯片,缓缓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随后,迅速被研究人员用机械拖走,进入试用阶段。
所有人,翘首以盼,最后的测验结果!
上百号研究员,这里人任何一个拿出去,都要在华夏半导体行业震动的人物。
就算是去国外,也是人才的级别。
却都像是小学生一样,挤在一起探头探脑,等待最终消息。
忽然,一个测验人员站了起来。
“成功了没?快说!成功没?”
老院士无比激动的问道。
“啊?”
那测验技术人员都被这么多双眼睛吓了一跳。
“我,我腰疼,换个姿势……”
技术人员喏喏的说道。
“嗨,你这个时候换什么姿势!”
老院士拍拍心口,只觉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但就在这时,另外一个测验技术人员,猛地喊道:“成功了!测验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