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池能从表弟信里字里行间感觉到他的惶恐。
本为普通人,蓦然接触这些便失了方寸。
还是自已势力不够,庇护不了身边人,沈良玉被迫离乡女扮男装上战场,已分别数月,宋池时常想起。
随着他参与党争,家人也不可避免受到牵连,还好在济县有冯元护着,可万一冯元护不住呢?
还是要做大官做权臣。
舅舅的信里也充满怅然味道,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家却不像家了。
南伊忙着店铺已经好多日都没回家了,南宴也差不多,安义堂做的越来越大,我都有半个月都没见过他了。
说来惭愧,就连你舅舅我也多日没有回家,你舅妈经常发牢骚抱怨,脾气比原来还大,哎。
时常听不到你舅妈唠叨还觉得不习惯,外甥行千里舅舅心担忧。
听说你还遭遇到多次刺杀,出门在外可一定要照顾好自已,舅舅知道你志向高远,但要记住将来不管到哪,都要记得舅舅家就是你的家。
以下是你舅妈说的话。
你别听你舅舅胡说八道,家里没人我才清静,每日摆弄花花草草不知道有多惬意,我巴不得你们都不回来。
还有,我们先前租住的旧院子已经买下了,我们还住在这里,你回来就能找到。
舅妈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也是想说跟舅舅一样的话。
宋池全部看过后,给每个人写了回信,又安排人送走。
随后他便全心全意投入到院试当中,时间过的很快,十来天一晃而逝。
六月初三,大周元景二十三年,江州城院试之日终于到了。
天灰灰蒙蒙的,乌云压下来像是要下雨一样。
每年院试都是如此,仿若老天都在为学子们哭诉。
院试在贡院举行,这是专门为科举考试修建,有两千三百多间考房,建造规模跟京城贡院差不多。
因而江州院试不用跟其他地方分为多场举行,也没有正试复试之分,只有一场考试。
考试模式已经跟乡试接近,算是模拟乡试,考试时间是一天一夜。
天刚微亮,贡院外便已是人山人海,入院门口已经排起了数道长龙。
江州是科举重地,跟前世豫省是高考大省差不多,科举难度极大,据说在江州都通不过院试的人,到其他州都能做案首。
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差不多。
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科举乱象严重,除了清客亭或有文党背景的考生学子外,其他人根本不能通过。
本来通过院试就很难了,再有这么多条件的情况下,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宋池给冯元的回信中写道,让冯元给背后的陆泰渊写信,如果乡试有公允科考环境,他能让至少二十名东林学社学子通过乡试。
陆泰渊坑了他,他也向陆泰渊提出要求。
乡试是从京城派出主考官,往年都是文党的人派来主考,今年就要让陆泰渊想办法。
文党为什么壮大,为什么那么多人死心塌地跟着,就是因跟着宋世文就是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