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凝真的会如同夫君说的那样,宴席没过完,就会来与她认错服软吗?
算了,夫君在朝中运筹帷幄,一向聪慧,一路高升至今,总不会连自己女儿,都看走了眼。
温氏直接让柳嬷嬷,带着人去了厨房,检查了菜肴,然后就去前院,招待薛家的那些长辈叔公们了。
薛家这些人,在京都城里,都不是什么当官的人家,薛有道家中小有财帛,根基是在姑苏城。
薛家的一部分人,是自打薛有道在京城当了大官之后,他们才跟着来了京都城。
如今,这些人在京都城扎根,经商,倒也算顺风顺水,打出了名号,家中年轻一辈的小子们,也都被送去了读书,准备走仕途科举,好让薛有道扶持一二。
故而,家中这些人,也都是以薛有道马首是瞻的。
。。。。。。
“弟媳可是来了!”
“老三家的,可真是出息了,这宅子也越发气派了。。。。。。”
薛家的人,瞧见温氏,一个个站了起来,明明是长辈,但瞧着温氏,语气中都有着巴结谄媚。
温氏笑着看着他们,“让长辈们久等了,是我的不是,这会儿就给大家赔个不是。大雪天将大伙儿叫来,实在是心中不安。”
这些人之中,除了对温氏巴结,他们对其中一个年长的男人,也都很尊重。
就连温氏,看见他的时候,也恭敬的行了礼,开口道。
“如娴见过三叔公,一别两年,三叔母身子可还康健?”
薛家三叔公算是薛家,生意门道里的掌权人,自己儿子在这次科举,也中了二甲,故而也算是前途无量,自然有一定的话语权。
三叔公严肃的面容,有了些许的动容,而后说道,“她一向体弱,天冷这才没能过来,之前还念着你。”
三叔公上前一步,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低声说,“如娴,你跟有道的小女儿薛凝,如今在京都城里,闹出了这样的名声。。。。。。
你邀我们过来,可是因为薛凝出了事,故而。。。。。。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比如。。。。。。让她远嫁,亦或是考虑她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