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为什么要讲礼(1 / 2)

🎁美女直播

哪怕是李世民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上位了,因为是和平接替李渊的皇位。

也会顺着把王家对李渊的功劳,一起接替过来。

但如果李恪这庶子出身,从嫡子手上夺走了皇位,就不会念他王家人的功劳。

因为他是靠着自己得到的天下,最多感念亲爹李世民打天下不容易,凭什么念你王家人的功劳?

所以礼部尚书在当初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内斗中,他谁都不站。

但如果出现,蜀王和太子的争斗,那就是坚定的“太子派”。

既然是坚定的太子派,那就不能看着蜀王做大,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

而魏征不用说,他自诩良臣,只忠心于社稷,不会忠心于君王。

如果是和平接替,那新君王上来,最多换一批大臣,不会对社稷有什么动荡。

但如果不是和平接替,那动荡就不小了。

即使魏征还是李恪的先生,魏征也不会看着李恪做出这样的事情。

看看五胡乱华时期,一个个皇帝跟不要钱一样,随随便便就被换掉,对国家的伤害那是不可逆的伤害。

看看晋朝,五胡乱华期间,南方的东晋,那是一点狗屁事都没有,安安稳稳的过了百年。

自从刘裕攻打北魏和北秦之后,打下大片土地,功高盖主,篡晋自立,改国号为宋,南宋的宗室就没安宁过。

经过六十年的内动,南宋被萧道成逼迫禅位,成立了南齐。

这个得位不正的南齐,宗室内斗更加严重。

南齐二十四年却换了七个皇帝,宗室相残,惨绝人寰。

不仅仅把东晋积累的整个国家积蓄,都挥霍在内斗,还把北方的洛阳、许昌这样的大城都让给了北魏。

北魏当时还没开启天天换皇帝,没任何动乱,自然能从南齐的身上割肉。

二十四年后,萧衍取代南齐,成立南梁,更是大肆对前朝公卿屠戮,内部猜忌不断。

南梁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觉得北魏天天换皇帝,以为北魏弱的不得了。

南梁趁机攻打洛阳,结果反而是大败!

就北魏那个几天换一个皇帝的速度,甚至都能暴打南梁。

这就是内斗!这就是宗室内斗造成的结果,对整个国家社稷的危害。

如今,大唐的第三代又出现这样的情况,魏征当然看不下去。

别管长子有多大的能力,起码这个国家不会动荡。

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魏征和礼部尚书现在坚持的“礼”。

礼,是周朝所推崇的,一种规定,天子就是代表上天来当皇帝的。

在周朝之前,那些皇帝都是各个部落推举的,不是上天派来的。

而“礼”,是上天降给天子的“身份”,天子再把这个“礼”分发给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的官员。

那么天子就是“礼”的代名词,是世界上所有礼的根本。

反过来,就是因为“礼”的存在,才能证明你是天子,所有人都必须对你行礼,不能对你无礼。

下官对上官“有礼”是尊重和服从。

越多人对你行礼,越代表你贵不可言,越能代表你的合法和正确,你的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