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和尚法琳(1 / 2)

🎁美女直播

像上官仪这样,虽然入了佛门,但是不剃发的就叫做“在家居士”。

顾名思义,光头和尚叫出家人,有头发的就是没出家的,但是又在寺庙修行佛法的人士。

从这个寺庙,会收留许多像上官仪这样逃难的人,带发修行就能看的出来。

这个寺庙的和尚,是真的“以善为本”。

因为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唐朝,想当和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剃个头就行了,是有律法明文规定的,起码得成年。

因为和尚不用缴纳赋税,还要参加兵役,还得是真心皈依佛门才行。

朝廷也不傻,就算佛门收了你,也得经过朝廷的考试。

考试及格后会颁发度牒,只有获得度牒才算是合法的僧人,才能正式剃度出家。

但是九岁的上官仪,就直接被主持收下了。

这完全是大业十三年的时候,天下到处都是起义军,到处都是叛乱,谁管你寺庙的和尚是不是多一个少一个。

而且主持自己也知道,养着像上官仪这样一群“在家居士”,将来肯定还俗。

但还是养着了,并且来者不拒,完全是出于这位主持的慈悲为怀。

虽然上官仪只是在寺庙待了不到一年,但却认识了很多高僧。

只因为上官仪曾经待过的这个寺庙,是隋朝很有名的寺庙,出了不知道多少得道高僧。

甚至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僧人,去挂单,还有参学。

挂单,就是云游和尚去借宿,把自己的衣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

参学,就是别的寺庙的和尚僧人,来到你的寺庙和你谈论佛法,向你请教问题。

而上官仪待过的这个寺庙,那是来者不拒!

足可见这个寺庙之大,香火之鼎盛。

玄奘和法琳都曾经去过这个寺庙参学,而且还对上官仪印象深刻。

因为上官仪是“神童”!

别人看几年都看不懂的经文佛书,他一个月就想明白怎么回事。

每当寺庙来参学的僧人和尚,他都会跟着在一边听,或者跟着讨论。

而玄奘和法琳,他们两人更不得了!

比上官仪还牛逼!

法琳,俗姓陈,颍川人。

颍川这地方总是出人才,三国时期就猛猛出。

他出生的时候,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最后一个王朝,陈朝,陈宣帝太建四年。

他就是陈朝的皇室分支,只不过没多少血缘,就和李渊的建国之后,只要有点血缘的李姓子弟都封王一样。

他爹就是被封了郡王。

可是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期间,所有的王朝君臣都是不守“礼法”的。

皇帝要么不如狗,被“超级大权臣”想杀就杀,想换就换。

要么就是昏庸无能,奢侈享受嚯嚯百姓。

大臣要么是“超级大权臣”,牛逼的敢杀任何人,要么是篡位自立。

要么是地方上的武将或者州牧刺史,拥兵自重,自立当皇帝。

陈朝,这个把自己家族的姓立成国号的国家,只有三十二年,换了五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