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差点把本大王度化了(1 / 2)

🎁美女直播

上官仪这么说,玄奘和法琳都扭头看向了蜀王。

他们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觉得这副对联没问题啊,而且配合这座寺庙修建在广通渠旁边,更是没问题。

不等李恪解释,杨马就先开口解释了。

“我家小大人物每天都被蝉吵醒,每天早上都要和蝉。。。。。。呜呜呜。。。。。。”

白云赶紧捂住杨马的嘴巴,她知道杨马肯定要说,殿下每天早上都要和蝉对骂。

杨马不懂事,但是白云很懂事。

他看出殿下对三位都挺尊敬的,不能让杨马说大实话,会让殿下在三位面前丢脸。

白云尴尬的一边捂住杨马的嘴,一边尴尬的说:

“我家殿下每天早上都和蝉讲道理,想让蝉别总是打扰他休息。”

三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刚刚一脸的不舒服。

上官仪更是带着一个“大哥哥”的表情,像是看亲弟弟的眼神看着小殿下。

心里则是觉得,这个小殿下还挺可爱,还对着蝉讲道理。

这不正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讲礼嘛。

上官仪虽然人在长安,办公的地方也在皇城,但他毕竟不在皇宫住,不可能知道内情。

玄奘和法琳都不经常在长安,更是不知道蜀王的传闻了。

不过法琳还是开口给李恪解释起来,这个“渡蝉寺”的由来。

当年隋文帝开挖这条广通渠,是想着在新建立的“大兴城”,现在的“长安城”边,增加一条运输货物的便利水路。

原本的秦咸阳城,还有汉长安城,最初选址都是选在渭水河边,也是看中了渭水河的河运方便。

如果不挖这条广通渠,那么新建的“大兴城”,就距离最近的渭水河有几百里,不方便运输。

虽然隋文帝是为了国家考虑,但是挖一条三百里的广通渠,同样需要无数的人力物力。

那些累死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死在这个条广通渠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为民间认为,不是寿终正寝的人死了,都是枉死。

属于本来不该死,但是却死了的人。

他们要到地府的枉死城去,直到他们应该寿终正寝的那一年才能投胎。

隋文帝就在广通渠旁边建了这座庙,为那些因为挖广通渠死了的百姓超度,早点投胎。

所以“渡禅寺”的“渡”,就是超度的意思。

写成三点水的“渡”,是因为建在广通渠旁边。

而“渡蝉寺”的“蝉”,是取至谐音即“禅”。

“禅”,在佛教里是:知行明止,了却烦恼。

而写成“蝉”,是取至“金蝉”

“渡蝉寺”的含义就是:

隋文帝为你们这些枉死的百姓,修建了一座寺庙,帮你们早点投胎做人,下辈子能够投胎到富贵人家,过上多金的日子。

这辈子就想开点,不要怪隋文帝,他也是为了大兴城里的百姓,能够少点生活成本。

李恪听完法琳的讲解,这才恍然大悟。

他还以为,先是让自己遇到“金蝉子”,再被邀请来到“蝉寺”。

这是不是老天爷冥冥之中的安排,让自己跟着去取经?

法琳看到李恪眼睛里的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轻抚这胡须说:

“殿下,你这是与佛有缘啊。”

李恪反问:

“我与佛有缘?我怎么就与佛有缘了?”

玄奘给李恪解释起来,这副对联的意思。

右上联:

“知来去,了烦恼,禅心向佛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