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量子通讯技术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怎么说呢,
就像是两个人相距几百公里拿着手机,
但联系不是靠无线电通信,而是一个人在电话里录了音,
然后一路小跑跑到对方面前,把手机放在了对方的耳边。
如此完成信息传递。
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笨拙,但实际上目前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量子通信比这更笨拙。
所有人把目光放在了量子纠缠上,
的确,鬼魅的超距作用似乎可以达到让人匪夷所思的超光速通信。
但问题在于量子不携带信息,
如果说自旋向上为1,自旋向下为0。
在A对其中一个量子进行测量,自旋向上的一瞬间,
B所看到的量子就必然是自旋向下。
看上去似乎的确可以由此形成一个二进制通信体系,
但离谱的是在不测量的情况下,没有人知道两个纠缠量子的自旋状态。
也就是说,
在你观测了之后,你这边的一系列量子有了固定的自旋状态,
但这个固定的自旋状态你不可能算出来,在你没有观测之前,一切未知。
也就是说,此时,你和对方都获得了由0和1组成的一串乱码。
那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继续用传统的通讯手段,进行量子密钥分发。
然后根据这个密钥来破译这些乱码的信息。
怎么说呢?
就是你通过量子纠缠,瞬间和三十光年外的一个卫星发放了一串量子乱码。
看上去这个是瞬时的,
但为了让这个乱码变成信息,你还找个信使,以光速马不停蹄的奔跑三十年,把密码本送到对方手里才行。
所以,
虽然现在的量子密匙安全性很高,
但实际上的通信速度还是限制在光速以下。
当然,按照单位波理论,能够提出全新的量子通信构想,
但对于人类现在的文明高度而言,
既然所有活动还局限在太阳系,那相比起来中微子通讯要比量子通讯有用的多。
不过,虽然量子通讯的研发走进了岔路,
但已经发射出去的量子通讯卫星,并非就因此没用了。
相反,
这是单位波雷达的绝佳组件。
“量子通讯卫星?”王任海看了一眼还在神神叨叨的嘟囔着什么统一场论的丁一,不解道:“可以用来改造单位波雷达?”
“纠缠量子之间,其实就是稳定的单位波,”顾然道:“而量子通信卫星和地面基站之间,实际上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蛛网。”
“这个纠缠量子网络,如果只是实现目前落后的通讯构想,那就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