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布局(1 / 2)

木易宫华 宓瑀 1087 字 14天前
🎁美女直播

自从有了这孩子,婉钰便放弃了最初与元吉远离长安的打算,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离开了就真的能逃避开了吗?

或许是为母则刚吧,她想与太子和秦王斗上一斗,她还有时间不是吗?李渊身体康健硬朗,至少还能在那个位置上十多年,十多年的时间足够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也为了她自己。

如今这朝堂之上的人分为皇帝、太子、秦王三派,李元吉一直被视为太子一党,因此大臣们就太子与齐王的归属问题上很模糊,李元吉的亲信也不是没有,只是相比下来只能说毫无优势可言。

朝中之人绝大数为起义平乱功臣和关陇世家大族,多为皇帝与太子、秦王的后盾,拉拢和操控的难度可见一斑。如今之际只能想办法将自己的人送入朝,又不能明目张胆让太子与秦王察觉。

这第一颗棋子虽是一时无关成败,但若是落得好日后便可借此设局。她辗转一夜难眠,最终还是在见到那位隋朝公主时才想到了主意。婉钰劝齐王广招门客,特别是旧朝时不得志,归唐后官职依旧低微的官吏,这其中便有那么几位是有些经世之才的。

但凡是有些才华的都不是那种善讨巧的人,所谓文人脊梁与清高总让他们不屑于此。而拉拢人心也无非就是这么回事,她从秦王府回来当日便见了他们,并与之说明了欲向皇帝谏言延续隋末科举的想法。

众人自然是支持的,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这或许是一个能凭借自己之才扶摇直上的机会,而婉钰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的贵人。当然,她的目的并不止于此,当初隋炀帝设立科举无非是想打破关陇贵族的独大的局面,借此培植南方势力两相制衡。而就在不日前江陵破、萧铣灭,如今正是李渊发愁如何稳定南方之即,此时推行科举恰是一番绝好时机,众人也只当她为皇帝分忧,不会多做他想,且刚好那些南方才子们也正是她此番的目标。

武德四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眀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李渊对于她的建议连连称赞,让她长居宫中养胎待元吉而归,特令御医为她保胎请脉。她并不怕被人发现什么破绽,只因甄逸传给她了一套银针调脉的功夫,将银针刺入特定的穴位半盏茶的功夫,便可在短时间内调节脉息,让人断不出准确的月份。

婉钰入宫前特地见了兄长,此番元吉并未让他随着一道出征,以便需要时有信任之人可以帮衬着她。兄长是个聪明人,无需点破他就猜到了她的意思,他说这是条不好走的路,但他愿意陪她赌一赌,齐王妃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来处理。

兄长离开之际又顿住了脚步,女人以为他是有什么话要嘱咐,却没想道他问,“这次去秦王府,妹妹可有见到阴家小姐?她还好吗?”

她意识到他说的是阴墨兰,“她很好,怀了孩子,被秦王收了房。兄长与她相识?”

男人的面色有些难看,“嗯,当初押送李智云至长安时相识的。”

这个回答倒是让她有些意外,看来当初兄长探秦王府被擒,墨兰是有意让自己发现并搭救于他的。这也难怪,眉间痣这么隐秘的特征、若不是相熟之人仅一眼又怎会注意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