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啦!”过了好一会儿,刘过才跑了回来,他一手捧着一大瓢水,另一只手则拿着一个荷叶卷成杯子,递给南音,“月娘子也喝点水吧!”
“我就说你肯定贪玩去了,”辛弃疾接过水瓢,一饮而尽,看着南音手里的荷叶杯,“不过瞧你还挺有心,这便罢了,赶了一天的路我也困倦了,便先睡了。”
“师父,那不是您教导我的,对待老人女子孩童要多加照顾吗,”刘过坐下来继续吃烤馕,“弟子对您的教导可都是放在心上的。”
“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南音微笑道,看着手中那荷叶杯煞是可爱,“多谢刘小郎君。”
“月娘子何必客气,叫我改之便是。”刘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今后若有什么需求,尽管吩咐我去做。”
“呼噜……呼噜……”两个人还没说几句话,辛弃疾已经靠着墙边睡着了,鼾声大作。
“改之,我们是要去什么地方,你可知道吗?”南音看辛弃疾睡着了,压低了声音问道。
“师父说要去一个叫麻扎村的地方,”刘过对南音毫无戒心,“其实具体的我也并不是很清楚,师父只说是替皇上去办事。”
“麻扎村……”南音念着这个名字,心中一动,“那你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吗?”
“这个师父就没说过了,不过我们明日就可以到麻扎村,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嘛,”刘过也吃完了烤馕,“月娘子,我也要睡觉啦!”
“好的,”南音点了点头,“晚安。”
看着刘过将包袱垫在头下方躺了下去,南音陷入沉思,这个麻扎村她是知道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有着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国第一土庄”。
第484章 卷七·第25章 印记二十:信仰03
即便是在2024年,麻扎村依然存在,其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在火焰山南麓的吐峪沟之中,保留千年维吾尔族的传统风貌。
“麻扎”二字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圣地”,即圣徒的墓地,麻扎村便是“圣墓前的村庄”,村中人多为圣地守墓人的后代。
这次只有南音一个人,虽然还有些不放心,但是也不可能一直不休息。还好南音睡觉比较浅,若是有什么动静很快就能醒来。
如果放着雨林一个人那才叫麻烦,恐怕天塌下来她都还在睡觉,唉,真不知道雨林她们会不会有事,但是如果自己不找到学士印记就无法离开这里,所以也只能专心于眼前之事。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南音也靠在墙角睡着了。夜里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觉睡醒看到庙外天已经亮了,明显炎热起来,倒是辛弃疾和刘过两人还没醒。
虽然身边没有手表,但是根据庙中香烛的情况,南音估计现在只是早晨五六点罢了,屋外已经是大亮,新疆的夏季确实如此,是整个华国白昼最长的地区。
南音没有叫醒辛弃疾师徒二人,自己悄悄走出了月神庙,昨天夜里天黑,身边又没有照明的工具,没敢贸然出门,现在倒是可以好好观察一下四周的环境。
出了门后,南音才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好观察的,真的就像辛弃疾说的那样,这庙处在荒郊野地,四周除了一片林子,前后都毫无人烟踪迹,天空湛蓝,明净无暇,只有几片薄纱似的云,目光所及之处都一览无余。
回头看那月神庙似乎已经有些年头,规模不算很大,整体建筑很有唐代风格,保存的还算完好,看起来一定被后世翻修过。
但是却有一个非常违和的地方,整座庙中非常整洁,像是时常有人来打扫,但是看起来香火并不旺盛,也没有什么贡品,很明显信徒不多,而且南音一介女子,为什么会一个人跑到这荒郊小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