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落日下桑榆,

秋风歇杨柳。

幸齐东户庆,

希荐南山寿。

李白

丁令辞世人,

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

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

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

辽海归几度。

这一篇竟然不是武平一自己所作和诗,而是用了李太白的五言律诗《灵墟山》,这可有些意思,却难住了南音。

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一次武平一所用的是玄宗李隆基的太行山诗,详细得连从何处上山都有描写,所以指向非常明确。(第二卷 27章)

灵墟山在历史中确实有许多记载,是传说中的华国道教第十四福地,佛教道场,有载王羲之曾在此处随白云先生(周王子晋)学永字八法。

王羲之传修眉刀于南音,灵墟山或许会有他的遗迹,思及此处南音不禁有些激动。但是继续查下去,又陷入了疑惑之中。

隋朝时期,有智者大师在灵墟山建立道场,受隋炀帝的封赐,因是天子所封,故名天封寺。唐朝时,有司马承祯久慕白云先生之德,在灵墟山建造黄云堂,铸得镜剑,献给唐玄宗。

但是记载虽多,却从来没有明确的记载灵墟山的具体所在方位,民间有传说其位于徽州(如今的安徽)涂县,亦有说是在蜀中(四川)巴州,并无定论。

南音一直以为所谓灵墟山,和《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那些仙山一样,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于世间,只有通过某种媒介或是机缘才能到达,就像自己之前见到貔貅兄弟的招摇山一样。(第六卷 25章)

但是武平一竟然将此诗作为线索留在手稿中,说明灵墟山必然不是一处虚无缥缈的场所,但是它到底在何处呢?没有明确的指向,自己该往何处寻找?

自己刚刚提起精神来要继续去寻找印记,武平一就出了这么一道难题,南音不禁叹了一口气,果然世间之事都不可能顺顺利利的。

“咦,南音和李川呢,怎么都不来吃饭?”文老板从藏书楼回来,看到排骨一个人坐在餐厅里,摆了一大桌子菜。

“主人好像在查什么灵……喔对了,灵墟山,”排骨挠了挠自己的脑壳,“李川说最近不太平,地府事物比较多,也还没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