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立刻挺直腰杆儿,“爹!”
他刚才什麽都没想,就是在感慨世道有点乱,他们一家能安安稳稳搬到京城来真不容易。
“爹,我以前一直觉得大宋挺安稳的,我长这麽大都没见过山贼劫道,甚至来了京城才知道世上竟然还有江湖人。”小小苏感慨道,“您见多识广,以前怎麽也没说过?”
老苏:……
他因为见多识广没少在家受数落,要是把儿子们都带的和他一样小小年纪就往外跑,夫人非得和他闹和离不可。
他的辉煌他知道就可以,不用拿到儿子们面前显摆,等儿子们功成名就了再说也不迟。
主要是,不是他不想显摆,而是不敢。
他回家安心读书教子之前家里夭折了三个孩子,夫人对所有孩子都看的紧,生怕哪个不注意孩子就没了,别说和他一样天南海北的跑,就是出城上学都不放心。
子瞻子由小时候在城外的道观里读过一段时间的书,後来家里腾不出人手接送他们俩上学,索性就直接留在家里由他们夫妻俩亲自教导。
这种情况下他要是敢胡说八道夫人真的敢将他扫地出门。
家和万事兴,为了家里的安稳还是闭嘴更为妥当。
老苏摸摸鼻子,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他怎麽知道外面世道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臭小子不吭不响和光国公约好一同出游。
他觉得他的人脉已经够广,怎麽不知不觉间这臭小子的人脉好像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
他这麽大年纪了结识的也不过是当世大儒和朝中官员,这小子可好,上来就和皇子扯上了关系。
只他知道的小光国公就来家里找了两次,他不知道的还不知道有多少,臭小子挺能耐啊。
苏景殊满眼无辜,理直气壮的回道,“儿子从小到大都讨人喜欢,爹又不是不知道。”
不过小光国公愿意和他玩的确不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不知道人家皇子为什麽就记住他了。
可能他们俩年纪相仿,光国公从小到大结识的都是宗室和高官子弟,没见过他这种平民出身的小孩儿,一时新鲜才惦记上了,等他过些天失去新鲜劲儿或许就又忘了。
没错,就是这样。
苏洵看着编瞎话不带脸红的小儿子,懒得和他掰扯那麽多。
行吧,臭小子说什麽就是什麽,他这个当爹的已经管不住儿子,不想听他掰扯这些有的没的。
下一刻,小小苏便被无情的老苏赶出主院。
苏景殊踱着步子回他自己的院子,没办法,亲爹,还能咋,只能哄着。
他也没说假话,小光国公能记住他无外乎就是同龄人外加以前没见过平民百姓家的小孩儿这两个原因,除此之外他想不出来还能因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