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御史和崔御史,正是先前到荆州查证被他收买的两位御史。
白玉堂灌满水袋,看都不看他一眼,“是啊,那俩人下狱之後对所犯之事供认不讳,要不官家怎麽会震怒呢。”
“好。”王伦挺直腰杆,好一副公正廉明的青天模样,“他们到了荆州之後仗势欺人勒索钱财,我要是不答应,他们就要把我下大狱,这也是恶人有恶报。”
白五爷被他吓了一跳,差点把手里的水袋给扔出去,“你说那两个御史到荆州後找你勒索钱财?”
王伦叹了口气,斯斯文文摇摇头,“荆州上下深受其害,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白玉堂表情古怪,扭头去找展昭咬耳朵,“读书人都这麽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他这演的也太过了,难道不会尴尬吗?”
哪有敲诈勒索完还替苦主上陈情表的,把他当傻子糊弄了是吧?
他是个江湖人不假,可他对朝堂之事不是一无所知,他好歹也是帮开封府办过几件大案的大侠,瞧不起谁呢?
予一溪一笃一伽一
第120章
*
百姓容易煽动,但是百姓不是傻子,同一个人的风评如此两极分化,用脚丫子想也知道有问题。
道听途说的消息不一定准确,他们自己打听来的肯定准。
听说那谁谁家的二姨夫家的小舅子的亲妹妹嫁去了荆州,咱妹子最近有消息传回来吗?荆州到底啥情况啊?
家里有亲戚在荆州的人家都被各种打听,打听完了发现,哦豁,小报上写的竟然都是真的。
荆州水灾竟是因为荆江大坝决口,而荆江大坝决口是因为修整大坝的时候官商勾结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愣是把好生生的堤坝给弄成了豆腐渣。
不是,既然水灾是因为大坝决堤,为什麽他们之前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还到处都在传荆湖两路转运使王伦是个足以和包青天媲美的廉洁好官?
谁传的?有没有良心啊?
愤怒的百姓试图找到谣言的源头,找来找去发现根本找不着。
什麽情况?
汴京很大,有户籍的人口足有三十多万户,加上那些不在京城户籍上的往来官员禁军将士商人小贩等流动人口,常住人口超过百万,想在这麽多人中精准的找到某一个人很艰难。
但是汴京也很小,大部分百姓都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街坊邻里谁家丢了几颗葱几瓣蒜都能打听的清清楚楚,完全不存在找不到消息源头的情况。
或许有那麽一两个人是不经意间从外面听来的,路人说几句闲话就走了找不到消息源头,可所有人都不知道消息从哪儿来的就有些不对劲了。
唯一的可能,有人故意在坊间散布“王伦是个好官”的消息,那些人散布完消息就回去找主家复命,他们这些只会说闲话的自然找不到是谁传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