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夥是大理国段氏的家奴之後,从大理国的皇宫中盗出无影散後进入江湖,不过他行事过于毒辣,动不动就用毒来伤人性命,惹得江湖中人群起攻之,之後便销声匿迹,不知道为什麽会被李坤招揽。
襄阳王那边也有很多江湖人,那些江湖人的来历都还算正常,段五可能和襄阳王没有关系,但是和真正的幕後黑手有没有关系就不好说了。
得嘞,还得继续查。
登州这次被拉下马的官员太多,在新知州和其他职位的官员到任之前,退休官员们挺身而出帮忙补上州衙的缺。
有包大人亲自作证,再加上程元被抓後的怒骂,苏通判的清白勉勉强强算是保住了。
可喜可贺。
就是老人家们见了他还是会吹鼻子瞪眼,要不是包大人亲自去请,他们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到州衙和某僞装的预备役贪官共事。
忙忙碌碌到八月初,天气渐凉,带了小半个月学生的包拯必须得啓程去青州了。
苏通判眼泪汪汪的送到城外十里亭,想起州衙那些还没处理完的政务只恨包大人不会影分身之术。
稳住,不慌。
案子已经上报京城那麽多天,补缺的官员很快就能到位,离他解放的日子不远了。
谁家好官刚上任就要兼任一把手啊?他承认他不太行还不行吗?
卑微.jpg
在新知州到任之前,苏景殊先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包裹信件。
包裹是家里人寄来的,有冬衣还有各种耐放的吃食,大到两个护院一起才勉强搬动。
信件也是厚厚一摞,这是第一次寄信,家里的信和小夥伴们的信都放在一起,免得他隔一会儿收一次隔一会儿收一次再给收烦了不想看。
小小苏大人让人把包裹搬到他屋里,然後焚香净手虔诚的拆信,诸天神佛保佑,希望他是个贪官的消息没有传到京城。
第一封信是太子殿下写的,小金大腿信里的信息量惊人,才看了一页就把小小苏大人惊的仰倒。
和他僞装贪官打入敌营没有关系,是襄阳王的案子有了新线索。
狄青在荆湖两路平乱,到底还是没能赶上乐平公主生産。
不过乐平公主是个大气的公主,有狄娘娘和曹太後照看,公主府的一切都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有没有男主人不重要。
大气的公主殿下并不在乎那麽多,生完孩子後安安心心坐月子,出了月子就柔柔弱弱的去皇城司找襄阳王讲道理去了。
襄阳王离京当藩王的时候乐平公主还没出生,当叔叔的对这个侄女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真正见识过侄女发飙。
公主温声细气的说想见幺叔,皇城司的官差也没有想太多,襄阳王毕竟是宗室亲王,定罪之前该有的待遇都不能少,说是关押其实也只是找个宅子好吃好喝的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