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不代表已经暖和,城外山野间可能还和冬天差不多,为了不再出现骑马出去八擡大轿擡回来的惨状,胡大人还是安心在衙门里待着吧。
待在衙门也不用一直埋头公务,偶尔可以找些农学方面的书,他们司农寺别的书不多就农学的书多,即便纸上谈兵比不过正经打过仗的,那也比什麽都不懂强。
再不济去练练数算也行,对账的时候用得着。
也不是所有司农寺的官员都通晓农事,衙门里没种过地的官多的是,包括他自己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夥,以前怎麽干今後还怎麽干就行。
他们胡大人可是探花郎,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
郏大人搓搓下巴,胡大人不行,苏大人倒是个不错的同行人员。
听说苏大人画图有一手,方便让他见识见识传说中的神赐之手吗?
苏景殊:???
“什麽东西?”
他不知道的时候又多了什麽见鬼的传闻?
郏亶哥俩好的将人揽到院子里坐下,“听闻当年开封府和禁军铲除作恶多端的无忧洞时有苏大人的参与,现在都水监还保存着苏大人当年留下的草图,地下水渠的图纸和山川河道无甚区别,苏大人有这本事怎好一直藏着?”
他常年在山野间考察,非常清楚图纸的重要性,虽然他自己也能画,但是衙门里要是能出个擅长画图纸的人才他能恨不得将人捆在腰上随身携带。
可惜苏大人是他的上司,只有人家随身携带他的份儿,反过来不可行。
苏景殊无奈,“京城周边的河道图纸郏大人不是有吗?”
这是他们司农寺中最精通水利的人才,所有资料都优先供他取用,司农寺里找不到的他们就去别的衙门借,总之就是要什麽有什麽。
别的地方的山川河道可能不清晰,他们现在在京城,开封府附近的河道图再不清楚还能得了?
郏亶理直气壮,“现在的图纸都是三五年前的了,不知道河流有没有改道,还是亲自考察过的用着更放心。”
苏景殊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谁家河道三五年就改道啊?”
郏亶脱口而出,“黄河。”
苏景殊:……
这个没法反驳。
黄河水浊,一石水六斗泥,春秋以前还只称“河”,到他们唐宋已经变成“黄河”。
大河两岸农业发达,但是河水中泥沙太多,下游的河道过不了多久就会填满淤泥成为地上悬河,等河底淤泥太多容不下那麽多的水,结果就是决堤。
黄河决堤,河水朝地势低的地方而去形成新的河道,等淤泥满了再决堤再形成新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