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里瀚海和天都山、兜岭能挡住大部分攻势却挡不住全部,再往西一点拿下兰州能让西夏顾首不顾尾,再往东一点拿下绥州占据横山也能让西夏失去“居高以临我”的优势。
巧了,如今兰州和绥州都在大宋的掌控之中。
仁宗年间的横山战略因为连年天灾被迫叫停,这些年大宋年景好转,西夏却一直在走下坡路,他们怎麽就打不过西夏了?
以如今的局势,即便大宋不动用大批兵马攻夏,只靠边境的堡寨也能以守为攻让西夏军疲于奔命自顾不暇。
党项游骑三五不时南下劫掠村寨,大宋堡寨也能随时跨境打游击。
反正已经撕破脸了,没道理只能对方偷袭不准他们反击。
就算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运粮的问题,西军加紧修筑堡寨慢慢往前推进也能逐渐蚕食被西夏控制的土地。
等到陕西四路完全连成一片,呵,这些年玩命赶工修筑起来的堡寨可不是只能用来防守。
西北军民时刻准备着灭夏收复失地,朝廷却在後面喊他们打不过西夏,合着之前打的胜仗都是假的?要不要这麽软弱?
两府高官内部为此从早吵到晚,在赵曙明确表明他对西军将士有信心之後,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无视了那几个坚决反对出兵的人。
经过他们的仔细计算,现在的确不是大规模出兵的时候,但是不妨碍他们觉得反对出兵的家夥们脑袋进水了。
王安石和韩绛在推行新法上站统一战线,但是在战事上想法却略有不同。
俩人都是主战派,可主战派和主战派之间想法也不会全都一样。
王安石看重熙河,而韩绛更看重横山。
一个重心在西边一个重心在东边,除非俩人一起出去,不然肯定没法齐头并进。
把两位宰辅都派去西北显然不可能,究竟派谁去最终还是官家说了算。
赵曙也很纠结,不过朝中新政确实离不得王介甫,以後有的是机会让他带兵,这次就让给小韩相公吧。
老王:……
韩子华也管着募役法的推行,朝中新法同样离不得他,官家要不再考虑考虑?
韩绛三言两语把话题扯开,根本不给好友留说话的机会。
天子一言九鼎,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就不要再挣紮了。
王安石在心里把韩绛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还得维持他们那岌岌可危的和平。
他能怎麽办?总不能在垂拱殿和这家夥据理力争。
赵曙假装看不到他们家王相公幽怨的眼神,继续讨论阵亡将士的抚恤问题。
战报只是打头阵,紧随其後的抚恤金、将士赏赐、论功行赏都是大事,不能让将士们拼命之後连钱粮都拿不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