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必须要还清没关系,他们借钱不要利息啊!
借钱不要利息对商人的吸引力巨大,大宋官方借贷只有青苗贷,仅限于农户种地用,就那也有利息。
除此之外还有专供贫苦户的不要利息的借款,但是和商人没关系,他们连青苗贷都借不了,更不用说其他的。
朝廷好不容易有个针对商户的不要利息的借贷,就算远在番邦聚居的犄角旮旯他们也得争着抢着去。
姚古想的很简单,论地理位置定边军不比通远军差,通远军都有大批商人争先恐後往那边赶,他们定边军肯定也行。
“设市易司的前提是有人口,通远军有原住民,咱们定边军有什麽?”苏景殊叹气,“咱们定边军什麽都没有。”
姚古小声嘀咕,“附近的党项部族挺多的,先抓几个过来充门面,慢慢的人就多了。”
苏景殊:……
同志,反派思想要不得。
眼馋别人越看越眼红,他们还是专心干自己的事情吧。
屯田最重要的是灌溉,开垦荒地的同时还要挖沟渠。
他们这儿是无定河上游,往东是保安军一直到绥州乃至河东路。
西北缺水,能用来灌溉的河流只有那麽多,上游引水要和下游打声招呼,不然旱季容易起冲突。
村子和村子争水都能发展成大规模械斗,州军之间争水估计跟打仗没区别。
定边军刚成立,连知军衙门的官员都是从京兆府薅来的,屯田使则是由身兼多职的知军大人兼任。
债多不压身,兼任的职位多了也就没感觉了。
底下人已经把设计好的水渠路线画好送上来,苏知军看过之後要拿给下游各州的主官看,各地都没意见才能开工。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上游直接把水流堵死下游不会卡住不批,都是大宋的城池,难兄难弟相互扶持,争风斗气往後排,吃饱肚子最重要。
想在西北屯田没那麽容易,几乎每座堡寨外面都有上千顷的荒地可以开垦,但是屯田效果好的却寥寥无几。
中原的田肥沃人人争抢,西北的田有时候分到农人手上农人都会弃田不种举家逃荒。
让百姓定居难,让定居的百姓安心耕种更难。
屯田艰难不光因为土地贫瘠不好种,还因为每到收获季都会有马匪过来打秋风。
大部分都是党项人,偶尔也有啸聚山林的汉人。
农人辛辛苦苦种了一年,临到收获却被马匪抢走粮食,有时候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时间长了自然没人愿意种地。
定边军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