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京中的天比今日还要冷。她被救上来时,年轻的郎君轻裘缓带,乌发如漆,面容犹如明珠生辉。
惹得整个渡口女眷们频频回顾,羞燥不已。
可他只是朝她走过来,将自己的外袍解下来给她裹着。
他声音特别的好听,垂眸问她:“你家中人呢?”
便是才小小年纪的袁姑娘,也是见了他才知何为天人之姿。怪就怪年幼时就见到了这等美男子,后来她总觉得其他男人生的各有各的丑,谁也看不上眼,谁也不愿意嫁。
这事儿特别,梁昀确实记得。
“娘子那时应当还很小,正是男女莫辨的年纪。如今竟长这般大了?”他声音很淡,并没有她以为的惊喜。
袁姑娘手心中渐渐发了汗,她像是听不出来穆国公咬着‘男女莫辩’这四个字的深意,许是方才在冷风里等的久了,整张脸都被风吹的热的厉害。
“想不到公爷百忙之中竟还能记得这些小事。我那年被公爷救下,就对我父母说这辈子若是不能嫁给公爷,那我宁愿一辈子不嫁。我父母着急替我去问,可惜公爷那时与郡主有婚约,我得知这个消息在家中日日垂泪……”
她为幼时自己的不懂事轻笑了一声,而后又道:“谁知没过两年,公爷就与郡主退了婚。”
至此,梁昀明白过来她是谁。
“你是镇国公府上的姑娘?”
袁姑娘脸颊泛红,曼声道:“是我,我唤春华,您叫我一声春华便好了……”
梁昀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一下:“我前不久见过你父亲,与他私谈过一些话。”
他以为他说的足够直白,镇国公应当明白他的意思。
更何况后来他也一直避着不见镇国公府的人,还要他如何做?难道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自己不会娶她?
梁昀清楚,那般于女子而言乃是大辱。是以他只是避重就轻,与她父亲说过。
镇国公私下也劝过这个女儿,只是她总是不甘心。
那些年穆国公与郡主退婚的事满朝都传的沸沸扬扬,后来穆国公又数年不成婚,少女情思总叫她想着,说不准冥冥之中穆国公就是在等着自己长大呢?
她是国公幼女,虽养在深闺,可自幼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连穆国公府上的老夫人对自己都赞不绝口。
放眼整个京中,自己与他最门当户对不过。
自己家里人都是宠爱她,拗不过她的意思。如今一切似乎只要眼前的男人点头同意。
她以往觉得叫他同意并不难。
可两年都过去了,这桩婚事依旧没有半点头绪,老夫人甚至隐隐也有些透露出来的意思,并非是她不愿意自己做她孙媳,只是孙子那边不好说话。
她想啊,这还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