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竹简也有缺点,那就是重量。
竹简的分量并不轻, 春秋战国时期,有竹简的人, 都是用车拉竹简。
也算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那时候的书籍,数量并不多, 每一份都很珍贵。】
“是啊, 竹简可是很珍贵的, 一般人可拥有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们感慨。
就像天幕说的,他们同时代有竹简的人,是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竹简的重量, 竹简数量少还好,数量要是多,竹简会很沉。
快乐是因为书籍珍贵, 拥有的人少。
“跟甲骨比起来,竹简的保存也是一件大事, 因为一个不小心, 或干燥或受潮,都有可能影响到竹简上面的字迹。
竹简上的字迹褪色之际, 需要重新描绘,如此才能确保竹简内容一直存在。”有竹简的人们分享竹简相关经验。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 让姜叶和江雪点头。
【是的,古代竹简上面的字迹, 并不是一写就一了百了的。
因为字迹会褪色, 需要人们描绘书写, 不书写竹简时间长了,内容就会变模糊。】
“没想到竹简还有那么多门道。”
“还以为竹简除了重点,就能万事无忧呢。”这是对竹简不了解的人们。
【说完竹简,后面咱们重点介绍一下纸张。
先提前说好纸张的缺点,纸张和竹简一样,也容易被烧毁,和受潮时字迹晕墨不清。】
“这听着和竹简差别不大啊。”有人下意识道。
“不,纸张能取代竹简,一定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
没有纸张时代的人们虽然不了解纸张,但他们了解后世。
从之前的直播内容看,后世一向推崇简洁,他们相信纸张,一定有竹简比不上的地方。
【既然缺点差不多,那咱们来看看纸张的优点。
先前不是说过竹简比甲骨的记载量更多,那么纸张就比竹简记载还要多。
且同样的字数,纸张分量和其耗费,都比竹简少的少。
比如汉朝汉武帝刘彻时期,东方朔用三千片左右竹简,写了二十多万字,以至于汉武帝花了两个月才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