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后世西域已经彻底融入华夏。”汉朝,汉宣帝刘询挑眉。
就是他历史上第。一次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把西域纳入华夏管辖范围。③
【然后是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虽然有海禁政策禁止普通人出海,但因为海上比陆地更危险的缘故,普通人也很难走海上丝绸之路。
光路的原因就刷掉大部分人,这最初就注定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受众范围窄。】
“身为大明百姓,我们不敢奢望走海上丝绸之路赚大钱,但好歹能让我们出海捕鱼吧!”
“要不然逼急我们,真去当海盗了!”
明朝海边普通百姓们对海上丝绸之路并没多大感触,比起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他们更关心眼前的出海捕鱼。
而内陆没办法接触到海洋的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顶多就是看热闹。
只有聪明人,注意到两条路的危险程度,以及其受众。
“大海可谓是天险,只要明朝能抓住机会,海上丝绸之路就是独属皇室的财富,可是看天幕意思,明朝并没有抓住机会。”
【史书记载,明朝大规模航海一共有七次,朱棣在位时六次,他孙子朱瞻基在位时一次,领头人都是郑和,史称:郑和七下西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郑和去后,明朝再也没大规模下过西洋,甚至取消下西洋的航行。
可以说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出场即巅峰,开局即辉煌。】④
“好像烟花啊,绚烂过后就没了。”诸朝有人忍不住吐槽。
不是他们尖酸刻薄,而是真的很像。
“噗,七下西洋就不说了,分开看倒没什么,但前六次都集中在一个帝王身上,这就好笑了。
没记错的话那朱棣是明朝前期帝王,这岂不是说明朝中后期,都再没走过海上丝绸之路?”
刘彻觉得好笑和不解。
朱棣看向儿子朱高炽,“为什么不下西洋?”
朱高炽垂眸,“因为国库没钱。”
其实他们国库现在也没多少钱,但做主的人不是他。
他要是能做主,肯定不下西洋。
倒是儿子朱瞻基,未来会下西洋,才让他意外。
幸好只有一次,要不然他得心疼死。
“奇怪,明明是海上丝绸之路,朕却没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