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姝笑道:“对呀,没有这些哪有那么香甜的口感呢?”
生瓜子洗一洗先浸泡半个来小时,然后捞出来放在锅里加上调料、冰糖和盐、水开始煮,小火煮半个来小时。等瓜子放凉以后,捞出来沥干水分,开始小火翻炒,期间撒入适量的细盐,直到炒干、炒熟,散发出又香又甜的味道即可。
吃起来又香又脆,五香味儿,可甜可盐。
泡瓜子的时候林姝还给她们尝了茶叶蛋。
两人都很惊艳,她们还真没吃过茶叶蛋,这国营饭店和食堂也不做她们也不会,当然没吃过呀。
接下来忙活炒瓜子,又是泡又是煮还得小火炒的,忙活下来都快晌天了。
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杨淑敏都不好意思开口让林姝帮忙找人做柜子了。
在城里找木匠打家具可不容易呢,得买木头、管饭、给工钱,要是买现成的就得去百货大楼,那可贵,买旧的就去信托商行,其实也不便宜,关键没林姝这个这么实用。
林姝已经看出杨淑敏的心思,这一上午她跑去大衣柜那里又看又摸又感叹的,傻子都知道她的心思呀。
林姝主动道:“杨姐姐,你是想做套这样的大衣柜吗?你要是想要我可以联系一下老家的木匠,让他们出去收一下木头,帮你做起来。”
杨淑敏双眼一亮,“真的?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她知道乡下木匠不是脱产的,必须得上工,做家具就是偷空做。
林姝:“他们做木匠活儿也能补贴家用,只靠工分很多人家将将吃饱,是没余钱办年货的。”
杨淑敏果断要了!
四个柜子组合起来就是一面墙,底座宽,站得牢固。
她当即就拿钱出来付定金,有陆局媳妇儿当中间人,木匠那里不必担心,反正她认准的是陆局媳妇儿。
林姝算过谭木匠的成本,刨除木料他们没赚她什么钱,顶多就是赚个辛苦费。
这年代手艺人就是赚辛苦费,一天有个一块就不错,要是两三块那就很不错,毕竟一天的工分也就三毛左右,城里工人一天也就一块钱。
林姝是要赚钱的,刨除木料以及谭木匠的工钱,林姝额外给杨淑敏加了五十块。
到时候她要三十五,给谭木匠十五块分红。
就这点钱,她约等于给杨淑敏带带的,如果有人跟杨淑敏打听做柜子,那就得加到六十五。
过两年城里人买的那些胶合板组合柜,甲醛超标、造型难看、功能鸡肋、板材垃圾,那价格都贵着呢。
反正谁买谁后悔,没几年基本都换掉了。
改开以后她这套贵子起码得赚一百五才行,因为可以用几十年不坏呢。
她还现场给杨淑敏画了结构图,让杨淑敏根据自家需要改动一下内部结构,喜欢挂衣服还是迭衣服,要几个抽屉,要不要留单独放被子的柜门等等。
杨淑敏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带设计的柜子,就很新奇,跟林姝研究得不亦乐乎。
最后中午要做饭了,她们才意犹未尽地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