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嬉戏在树下,你追我赶的,海伦在大笑中突然止住脚步,勾住诺亚的脖子。
“我爱你诺亚。”她深情地说。
“我也是,海伦。你还要骑车吗?”
“不,我想我要回家了。我们下周见。”
“下周见,海伦。”
海伦依依不舍地离去,诺亚扶着自行车在原地目送她。海伦经过街角时,转头向诺亚送上一个飞吻,丝毫没注意到墙角阴影中海恩向她投去的敌意目光,她沉浸在爱情的美妙中,甚至没看到这里有个人。与她一样,当海恩现身时,诺亚也没察觉到他眼中的那抹并不属于孩子的怨毒,他只当他肚子饿了,给了他一块涂满黄油的蛋糕后,就坐在缝纫机前忙着制作要送给海伦当生日礼物的礼服裙。
“她是谁?”当晚,海恩不动声色地问。
“是我的海伦。”诺亚哼着歌,心情很好。
“你的女朋友?”
“是,我们相恋一年多了。”诺亚抬起眼睛,罕见地坏笑,“难道小海恩也想恋爱了?”
海恩抽了抽嘴角,冷哼出声,“谁知道呢?”
没过几天,诺亚就发现,他停靠在门廊下的自行车在一个夜晚被卸掉了两个轮子,后座被砸得稀烂,彻底报废。
PS:门德尔松是犹太人,当时下架了他的所有作品,纳粹政府认为其作品不过是对伟大的日耳曼民族音乐的拙劣模仿。
今天更了将近五千字,不留点评论表扬一下勤奋的作者??(坏笑)
第6章 他是不可穿透的黑暗
诺亚什么都没说,只是站在报废的自行车前沉默了几分钟,便将自行车的“残骸”搬进了店铺后的储物室里。
“这是我父亲的自行车。”诺亚对海恩说,神情惋惜,“他一定会伤心的。”
海恩做出宽慰的模样,牵住诺亚的手,说:“我以后赚钱了,送你新的。”
诺亚笑着揉了揉海恩的头,丝毫不知眼前这孩子是怎样在一个深夜里拿着锤子穿过柏林的街巷,怀揣着嫉妒之火将他心爱的自行车砸毁。他心里有另外的怀疑对象,这让他感到忧心。
“他们烧书时,我制止过他们,那时我被揍得很惨。”诺亚笑着说。
“谁?”
“纳粹学生同盟。”诺亚站在二楼的窗前,拨开窗帘,遥望柏林大学的方向,太阳斜斜地挂在暗蓝色的天际,光透过玻璃窗漫溢进来,轻轻拂过他清秀的面庞,他看起来很忧伤,是不属于年轻人的忧伤,“在焚书的那个地方,最终也将有人被焚。”
他低下头微笑,额前的蜷发挡住眼中的情绪。海恩伸出手碰了碰他的脸,咧开嘴露出一个昳丽的笑容。
“我们去阁楼读书好吗?我想听你念海涅的诗。”
“真的?”诺亚亮晶晶的眼睛里现出欢欣。
“真的。”海恩弯起眼睛点头。
“我给你念,我会给你念一百首,不,一千首,一万首!”
诺亚像个孩子般笑了,比他年幼六七岁的海恩向来知道该怎么哄他。海恩时常觉得,这个人单纯得可怕,有一股未泯的童心,不谙世事的天真,他是聪明的,但这聪明仅限于智力,在某些方面他出乎意料地愚钝。他从不怀疑,也不忖度,总是怀揣莫名其妙的对美好与希望的笃信。这大概来自于他温馨幸福的童年,他在爱里长大的,赤诚,坦荡,有恰到好处的锦上添花般的忧郁与沉默。他的确是那种会让人不由自主去喜欢的人。
那么自己正是截然相反了,海恩端详煤油灯下诺亚俊美的侧脸,宁静而清明,如清晨的群山。而自己——他看向玻璃窗上倒映出的自己。他在笑,却是满怀心事的笑,他的心中飘浮着一艘叫做自卑的船,起起伏伏,撞击着他的心壁。因为这自卑,他是怯懦的,也是冷淡的,是对这世界侧目而视的,即使对诺亚,他想,也不过是一种虚伪的、傲慢的征服,和一种占有欲的倾泻。他拥有的太少,但凡他拥有了,就不想要再失去。除非失去之后,别人也得不到。
“每逢我在清晨
从你的房前走过
我看见你在窗内
亲爱的,我就快乐。
你探索着凝视着我,
用你深褐的眼睛:
‘你这他乡多病的人,
你是谁,你有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