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所准备的甜点为栀子花酥与西瓜酪。
两种甜点的制作难度都并不高。
古人做酥点,喜欢用形意来制作造型。
栀子花酥的做法正是这一想法的体现。
层层的酥皮里,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先人的文化匠心。
首先将栀子花用水煮开,然后盛出融入了花香的汤水放凉备用。
接着制作水油皮,适量中筋面粉倒入大碗里,加入白糖,栀子花水与猪油。
混合搅拌均匀成絮状,将栀子花香融入到水油皮里,揉至表面光滑。
移至案板上继续揉搓,随着不断的揉搓,那股栀子花香不断散溢而出,甚是好闻。
最后揉成面团,用保鲜膜覆盖住,静置半个小时。
再来制作干油酥,将猪油放在案板上充分软化。
低筋面粉倒在猪油上面,用刮板混合均匀,搓酥三遍成团。
隔保鲜膜,用擀面杖整形,压至八乘八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密封拿去冷藏到与水油皮相同的硬度。
将水油皮放在案板上稍微压扁,正反面均匀的擀开,擀成十乘十八厘米的长方形。
把油酥块放到水油皮上,再将水油皮两边往里折,连接处和封口捏紧。
敲酥,轻轻的把面皮敲到大约一指厚。
然后进行第一次擀酥,先擀长,再擀宽,把两边长出来的水油皮给切掉。
进行对折,接着撬开约一指厚,最后擀成约零点五厘米厚的长方片酥皮。
用六瓣模具刻出两个花片,一来六作为里层小花瓣,另一个切半开作为外层花瓣。
取一个提前准备好的小水滴形绿茶豆沙馅,先贴上三个小花瓣。
大花瓣中心涂上蛋清,错落的贴在小花瓣外面。
起锅烧油,在油温达到一百三十度的时候,下锅把酥层养开。
再控制着油温升到一百六十度,直到花瓣变硬,有了栀子花的形态,就可以出锅。
栀子花香花不娇,承载永恒的爱,一生守候和喜悦。
以物寄意,正是中式酥点的魅力。
吃的是点心,品的是历史,品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