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看完题目後很是惊喜,大概是庞衙内烧的香起到了用处,这届的题目甚合他心。
正巧这届主考官冯京冯大人是个才华横溢不拘小节的人,答题时露些锋芒非但不会被厌恶,反而更容易被主考官看重。
民间传闻当年冯大人和权臣张尧佐的外甥石布桐同场考试,张尧佐是当时仁宗皇帝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伯父,他想让外甥当状元,于是以重金收买了考官让务必将石布桐取在第一名。
据说张尧佐还特意请算命先生预测状元到底出在谁家,算命先生说会出在冯家,他就立即找到登记考生姓名的官员,吩咐如果有姓冯的报名,一律不准列入准考名册和应试名单里。
冯大人得到消息後很发愁,他姓冯正好撞在枪口上,可春闱考试总不能不考,于是决定改姓名把“冯”字的两点移到“京”字旁,“冯京”便变成了“马凉”。
殿试结果公布,“马凉”高中第一名,成了状元。
天下中冯京,天上中马凉。张氏权威无用,不中冯京中马凉。
现在去戏园子里还能点到相关的戏文。
当然,殿试名单查的非常严,考生籍贯什麽的写的清清楚楚,临时改名的事情不可能发生,这事儿单纯就是张尧佐名声太差,百姓为了唾弃他故意编排出来的戏文。
不管怎麽说,冯大人不是拘泥教条之人,只要他写的不太过火就没事儿。
五道策论一天写不完,这场考试和诗赋论一样一共三天,之後就是和诗赋同样不怎麽重要的贴经和墨义。
最後一场的重要程度还不如第一场,这一场连理解都不怎麽需要,只要记性好会背能默写就行。
对过目不忘的苏小郎而言,最後一场就是送分题。
但是即便如此,连着九天考下来也非常要命,很多人考到最後已经是脑袋空空,即便贴经和墨义都是最基础的背诵默写也可能写的乱七八糟。
考的就是心态。
九天的考试考下来,小小苏膨胀的感觉现在的他才是最牛的,区区三天的秋闱也不过如此,和春闱相比都是弟弟。
九天啊,天知道这九天他是怎麽过来的。
不知道小金大腿的感受如何,有没有後悔进贡院的大门。
考前进来时一个个的干干净净,出去的时候全都步履蹒跚,九天的考试过去,再注意风度的人这时候都注意不了风度。
比起风度,还是活着更重要。
能步履蹒跚出去已经算好的,还有些考完之後直接抱头痛哭,哭是会传染的,没一会儿就是一群人对着哭,弄得贡院的书吏赶人都不好赶。
秋闱的时候苏景殊还有心情等周青松出来相互搀扶着出去,如今他连搀扶都不想搀扶,只想来个人把他背出去。
扛出去也行,不拘什麽法子,只要别让他动弹就行。
好饿,好累,好困,有没有办法能在睡觉的同时把饭吃了,现在的他真的很需要这个本领。
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