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回忆录(14)(1 / 2)

战犯回忆录 美岱 2181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海恩从学校里带过去很多食物送给了诺亚,嘱咐他一定要坚持住。

“以后我就是你的庇护。”他许下承诺,“到时候我会赶走那个路德维希。”

诺亚想要揉他的头发,却发现海恩跟自己一样高了,甚至还有超过的迹象。他欣慰地注视自己这位小朋友日渐成长,从他对自己的态度中,诺亚以为,纳波拉至少没把他变成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直到后来,他才发现自己的天真。

1938年伊始,德意志境内的反犹主义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至少对于他们来说,出行都成为了困难。美丽的公园不再允许他们踏足,菩提树的阴凉也不再遮蔽他们。犹太人所从事的百货商店全部被收归国有,就连见风使舵,危机意识强到令人折服的蒂森百货都没能维持下去。对诺亚来说,维持奥菲尔斯裁缝铺的正常运行已经不再现实。

他给女友海伦写了封信,便决定暂时回到勃兰登堡的乡下照顾病重的父亲。只不过,在乡下他们不能得到安宁,有时候,城市还能用仅存的秩序来维持,而缺少监管的乡下则更加肆无忌惮。尽管骚扰不断,但总能勉强生存。可有一回,诺亚和父亲在疗养院的餐厅吃午餐,突然涌进一大批党卫军,说是要彻底取缔这个犹太人开办的疗养院,尽管这个疗养院的规模纳粹党根本看不上眼。

老奥菲尔斯杵着拐杖站起身,望向这群年轻的狂热纳粹党徒,想用一点道理来将其说服,可话来没来得及说出口,他苍老的脸上便被枪托狠狠打了一记。诺亚冲上前去制止,自然也免不了挨打。曾经的军人未曾在敌人面前屈服,却在这群无知自大的年轻人面前,捂着流血的脸,在儿子的规劝下狼狈地离开。

疗养院最终被取缔,成为了党卫军的临时俱乐部,所有的老人被驱逐,哪怕在这个疗养院里的有很多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德意志出生入死过的战士。

“我不明白,孩子,我活了这么久,还是不明白。”父亲在回程的路上,望着窗外掠过的美丽湖景,苍老憔悴的脸上现出行将就木的意味。诺亚忧心地握住了他的手。

“您想离开吗?”诺亚把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我们可以去美国,如果您不想去那么远的话,我们也可以去英国。”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国度。”老奥菲尔斯嗫嚅着干枯的嘴唇说:“我杀过英国人,他们是我的敌人。德意志是我的祖国,我不会离开祖国。你还记得在你母亲的梳妆台的抽屉中有我的十字勋章吗?那是祖国赋予我的荣耀。”

诺亚难过地低下了头,握紧了父亲的手。他也爱德国,他也不想离开。这并不是放弃所有财产那么简单,还有对这里的所有感情。海伦,海恩,还有埃里克......诺亚一个都舍不得。

回到了柏林,老奥菲尔斯的情况急转直下。缺少专业护理,诺亚只好自学。但更令人忧心的是缺少药品,诺亚有时候得冒着被党卫军找茬儿的风险跑好几条街才能找到一家愿意卖药给他的药房。期间,他亲爱的女友海伦也帮了不少忙。

“海伦从家里搬出来了,她不花家里的钱,是一名独立的女性。”诺亚对父亲说,喂他吃下一勺汤药。

老奥菲尔斯半躺在床上,双眼无神地望在前方,“你应该和她分手。”

诺亚不说话,良久才挤出笑容,说:“我们还要结婚的!”

老奥菲尔斯望了一眼他,回归沉默,有什么东西在他那颗苍老的心中燃烧殆尽,透过他浑浊的眼睛,只见残留的余烬。诺亚离开卧室,独自走进阁楼内,无助地靠墙坐下。他和海伦的感情早已步履维艰,可他不能放弃,放弃意味着海伦在前期的努力全是白费功夫。而海伦,坚强的德意志女孩儿,从家里搬出来后便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还得应付来自那个叫巴布·施莱歇尔的频繁骚扰。

“相信我,海伦,跟我结婚,你父亲可不就只是个工厂长那么简单。”巴布用脚怼住海伦想要关上的公寓门,“告诉你个秘密,大事儿快发生了,到时候莱茵金属可得派上大用场,还有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克虏伯,海伦,听着,和犹太人搞一起没什么好处,你现在根本找不到工作不是吗?论文也过不了?只要你跟那个犹太猪分手,所有的我都帮你搞定!”

巴布脸红得像个煮熟的番茄,激动得直喘,他相信海伦在如此诱惑的条件下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海伦只是面若冰霜,摔上了门。

“海伦,你会后悔的!你会的!”巴布气得面容扭曲,说是今天就要去财政部副部长舅舅那里告状,莱茵金属某工厂长的女儿和犹太人私通。

公寓内,海伦捂住嘴低声啜泣。巴布的威胁,父亲的恳求,诺亚的困境,自己的爱情,每一个都让她疲惫不堪,巨大的时代阴云早已笼罩在她这个普通的日耳曼女孩儿身上,不,是每一个普通人身上。

波茨坦的纳波拉,海恩和弗里德里希等学生正式接受了实战演练,在演练中,他们敏锐地闻到了战争的味道。

“难道我们要开战了?”弗里德里希问。

海恩耸了耸肩,拉开机枪的枪栓,对准“敌方”就是一阵猛轰,“谁知道呢?不过,我觉得这是迟早的事!”

“没错,海恩!”阿尔伯特从壕沟里跑来,“迟早的事,迟早整个欧洲都是德意志的!”

三人在壕沟里大笑,不知不觉到了秋天,他们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典礼。这一年,海恩十八岁,以优异的成绩从纳波拉毕业,即将进入已经改名为“武装党卫队”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不同于一般的党卫军,它既不是武装部队的一部分,也不是警察的一部分。它是一支受元首专门支配的常备武装部队。早在二月份,元首就已经指出,武装党卫队将用于执行“特殊的内政任务,或执行作战陆军范围内的机动任务”;当用于对外作战时,它在“军事范围内”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指挥使用,在政治上仍然是纳粹党的一部分。

海恩能进入这支备受宠爱的队伍,说明了他本身的优秀以及党内对他的期待。在成为军官之前,他首先以准队长的身份在军队参与扩建的见习,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总算,他回到了柏林。他心心念念的柏林。

穿上了党卫军黑色的领口处有闪电符号的军装,海恩的人生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梯。走在路上,他能感受到人们向他投来的艳羡与畏惧。这可与纳波拉不同,那时是学生身份,未来光明却不确定,而现在,他已经站在耀眼的光芒中了。